查看: 560|回复: 0

洪升华著作038《户口》“童年悲歌” (麻绳从细处断了)

[复制链接]

70

主题

111

回帖

843

积分

高级会员

积分
843
发表于 2024-12-14 16:50:18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点击洪升华先生相关文章链接:笔墨升华
mmexport4b94d78b2a68d29a9f666ed7a4d196a5_1734196833806.jpeg

洪升华著作038《户口》“童年悲歌”
(麻绳从细处断了)


大队秘书朱吾矩,自认是个知识分子。他自幼熟读诗书,长大后当过老师,后来做了大队秘书。他写得一手好字,能对对子、作诗,还在公社里放过电影。像他这样的人,被人视作有文化、有身份的代表。若真要他脱了袜子下地,用牛耕田,或是肩挑粪桶去浇菜,他心里只觉万般不是滋味,总觉得有辱斯文。

去年,是解散农业大队和生产队、分田到户的第一年。春插之际,朱吾矩迟迟未动手浸种育秧,不仅因为家里缺乏农具,也因为他无人帮忙耕田。生产队原有的一台拖拉机,在分田到户时作价出售,买主正是他的弟弟朱吾宝。然而,因多年来兄弟反目,妯娌之间更是积怨深重,彼此早已老死不相往来,弟弟自然不肯伸出援手。朱吾矩索性一如往年,将家中六亩多水稻责任田全数抛荒,似是置之不理。

家里却日渐拮据,甚至借粮度日。分田到户后,朱吾矩家成为生产队唯一一户三餐不继的家庭。当公社派人下来检查早稻种植情况时,为保住先进大队的荣誉,朱益环书记无奈撒谎,称这些荒地是“预留作晚稻秧田”。他心中清楚,朱吾矩家的光景令人唏嘘,但究其根源,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,他心中隐隐有些不平。

朱益环是满头白发的老书记,任大队支部书记已有三十余年。从1953年到改革开放,村庄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他记得,1953年杨滨大队人均粮食产量高达900斤,而从1958年大跃进开始,至1978年间的人民公社化时期,全大队人均口粮下降到400斤以下,有些年份甚至不足350斤。农民的饥饿,贯穿了整整二十年,许多人甚至谈“食堂制”色变。直到1979年以后,部分地区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,田地包产到户,粮食产量才恢复至改革前的水平。如今,全国都已迈入新的历史阶段,大多数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,存余粮、盖新房,甚至谈婚论嫁都变得从容起来。

然而,为什么只有一墙之隔的朱吾矩家,依然陷入债台高筑、缺衣少粮的境地?朱益环总在问自己,是懒惰吗?

早年间,朱吾矩可是生产队第一个买自行车的人,骑着崭新的“飞鸽牌”,在人群中耀武扬威。他之后又换了更昂贵的“永久牌”,每到农闲便穿梭村头巷尾,颇为得意。除此之外,他还曾戴过稀有的“上海牌”手表,甚至是第一个穿上时髦的黑色将军尼大衣的人。一件大衣就要花费百余元,相当于卖掉一头甲等牲猪的收入。整个村庄里,大家都抽喇叭筒的时候,朱吾矩就抽吸盒装香烟,他的烟比书记吸的还贵。

朱吾矩爱书法,买书、定报纸、画画样样不落,每月在文墨上的开销不菲。更让人不解的是,他和妻子总在农忙时出远门,不仅仅是去省城就是南岳、岳阳,张家界,凤凰古城,甚至走得更远,去浙江、北京旅游。孩子们则被丢在家中,不管生死。
mmexport31ad45851f3626d72cac1bf29a1aa2c9_1734196846285.jpeg
老书记不禁想起德高望重的朱干国,对朱吾矩的评语:
“好吃懒做!”
这话确实直戳人心,但也让朱益环感慨万分:是什么使这个曾有才华的“知识分子”变得如此堕落?

去年上半年,郭佳良这个朱吾矩的孩子,每次周末返家,朱益环都会带着教他下田。这个孩子虽年幼,但学习能力极强。老书记将自己几十年的农田经验倾囊相授,不仅教他犁田、耙田,还耐心讲解二十四节气的种植规律。从深耕、育秧到施肥,他都一一教授。甚至连如何利用家肥、化肥的配比和使用方法,他都详细讲给孩子听。

为了更直观,郭佳良将自家几块田的地形、注意事项和水稻管理规律都绘成图记在本子上。每个周末,他都在田里勤学苦练,而老书记也带他观察水稻的分蘖、拔穗,确保每一步都学得扎实。

通过这一切努力,郭佳良家荒废的田地总算有了些生气。但孩子的稚嫩肩膀,能撑多久?朱益环看着他瘦小的背影,长叹了一声。孩子认真学习农活的模样,仿佛是一束微光,照亮了朱吾矩家困顿的现实。可是,失去父母庇护的年幼生命,如何在这片贫瘠土地上生存下去?这一切,仿佛是一场无声的悲歌,久久回荡在老书记的心中。

mmexport033a3a3c8507e31b3e213f0419d5e398_1734210094970.jpeg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atlanta711.com

GMT-5, 2025-5-18 18:36 , Processed in 0.066271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