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金黄金子公司内蒙古矿业公司参观时死亡,引发全网震惊。涉事公司称学生“溺亡”,但该说法遭专业和常识性质疑。
“溺亡”说不成立: 浮选槽非水池,而是“类似水泥搅拌机”结构,内含高速搅拌、含化学药剂的矿浆。 内行指出,死因实为“化学中毒+机械撕裂+窒息”复合型,生还几率极低。 专业人士描述,浮选槽深达十几米,矿浆粘稠如泥石流,人掉入无法动弹。

事故真相指向企业失职: 学生坠亡是因脚下巡视用“格栅板”突然坍塌。该走道板非承重平台,不应多人站立。 现场无警示标识、无限载牌、无人员提醒学生风险区域。 涉事格栅板已使用8年超5年设计寿命,2023年曾因“承载力不足”被要求整改。但事发前13天还在开“安全生产会”,2月刚更换部分格栅板,隐患未除。 疑监管缺位,整改要求或未落实。

校方责任受质疑: 
涉事方冷漠引众怒: 企业事发后使用“领导重视”、“启动预案”等官话应对,被批“丧事喜办”。 停产声明中竟称事故“对公司盈利无影响”。 截至目前,涉事企业、校方及相关部门无人公开道歉,官方调查信息缺失。 律师指出,相关人员已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,应追究刑事责任。

公众震惊于央企对生命的漠视、校方的失职,以及系统性安全监管的失效。六名年轻生命的逝去,暴露的是人为失职与责任缺失的悲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