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539|回复: 0

洪升华著作032<<户口>>“童年悲歌” (初中生)

[复制链接]

70

主题

111

回帖

843

积分

高级会员

积分
843
发表于 2024-12-6 17:52:41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点击洪升华先生相关文章链接:笔墨升华

洪升华著作032<<户口>>“童年悲歌”
(初中生 )
mmexport7dce61b40a1b8462785188f8deaf5c78_1733530771165.jpeg
一九八二年秋天,郭佳良邂逅了人生第一个偶像。郭佳良告别了五年的半牧半读的小学生涯,开始了他的初中求学生活。那一年,他遇见了人生的第一个偶像——贺正需。

黄丰桥初级中学校座落在公社办公楼右侧的山坡上。学校所在地的小地名,叫:“狐狸坪”。因为学校后面延绵着茂密的森林,夜深人静时,常有各种野兽的嚎叫声,令人心生寒意。即便是白天,野猪、刺猬和穿山甲也时常闯入学校的红薯地觅食。每到秋天红薯收获前夕,学校便组织学生在菜地边上燃起用油茶籽壳和谷糠点燃的烟堆,昼夜不息地驱赶野兽。尽管如此,食堂的工友仍会抱怨狐狸和黄鼠狼经常光顾厨房,偷吃食物。

“狐狸坪”这个名字被认为不雅,甚至被认为对学校的风水不利。许多年来,黄丰桥中学始终没有培养出拔尖的人才。谭柏林校长提议更改这个地名,乡政府随即批准了,将其改为“湖丽坪”。奇妙的是,自改名之日起,学校仿佛脱胎换骨,当年便出了名扬海内外的天才少年——贺正需。

贺正需被媒体誉为:“浑身充满数学细胞的年轻人”。他在当时的奥数才能举世无双,令人叹服。在黄丰桥初级中学时,他已自学完高中三年的数学课程,成绩达到高中毕业的优秀水平。高中一年级时,他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破格录取。这一消息轰动一时,洛阳纸贵。美国媒体和中国各大报刊纷纷报道这个数学天才的传奇事迹。

郭佳良到中学的第三天,即九月三日,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。谭柏林校长特意邀请了这位得意门生贺正需出席,由他为学弟学妹们发表讲话。贺正需在讲话中谦虚地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历,描述了在黄丰桥中学度过的时光,还饶有兴致地讲述了自己在美国的所见所闻。他的谦逊和幽默让全场师生为之倾倒。典礼结束后,贺正需甚至和同学们在操场上举行了一场滚铁环比赛,这更是让他成为全校师生的偶像。

对于郭佳良而言,那一天的开学典礼无疑是一生中难以忘怀的时刻。他站在人群中,目不转睛地盯着贺正需,右手拇指掐在十指关节上,提醒自己要牢牢记住这位天才的一言一行。他不愿错过与贺正需的每一个瞬间,深怕稍有分神便与这位天才擦肩而过。

在贺正需的自我介绍中,提到自己的母亲是公社医院的护士,父亲是丰垅大队的农民。郭佳良听到这番话,心中不禁暗自盘算:自己的母亲虽然是普通农民,但父亲是下放知识青年呢。从遗传基因的角度看,自己与贺正需相比并不逊色。他坚信,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贺正需一样,走出国门,追求更高的梦想。

这一想法在郭佳良幼小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。他开始萌发了:“学则优则仕”的信念,同时也立下了与项羽一样的宏愿:“彼可以取而代之。”

郭佳良的崇拜并非只是对贺正需才华的惊叹,更是一种深深的触动和激励。他在内心暗下决心,要以贺正需为榜样,努力学习,改变自己的命运。然而,这份志向在黄丰桥中学的求学过程中,并非一帆风顺。郭佳良面对的,是乡村中学艰苦的环境、家庭的经济困窘以及生活中的种种困境。
mmexport1731359609448.png
黄丰桥中学虽然因为贺正需的成名而名声大振,但其实学校条件依然简陋。教室的桌椅大多破旧不堪,黑板的涂层剥落,书本也常因供应不足而需要几人共用。郭佳良所在的宿舍,实际上是一间经过简单改造的旧仓库,一间房子住了50多个男生,漏雨是家常便饭。每到雨季,他和同学们只能用破塑料布和稻草临时补漏,睡觉时常被雨水淋湿。

郭佳良的家境并不宽裕。父亲虽是知识青年,却英年早逝。母亲改嫁到现在的家庭,仍然是极度贫穷。母亲林财英没有文化,与所有的社员一样在田间出集体工劳作,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在大队当秘书换取工分那微薄的农业收入。为了节省开支,郭佳良每周两次需步行五公里山路到学校。路途虽然遥远,但他与所有贫穷的同学都一样,对有自行车的同学只是羡慕,但从来不抱怨自己的贫穷,因为他与发小们都明白,只有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。

郭佳良的努力并没有白费。他在学习上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和毅力。语文和数学都是他的强项,每当解出一道复杂的题目,他都会在心中默默对自己说:“贺正需也会这么做。”他将这位偶像视为精神支柱,每当遇到挫折时,都会想起那天开学典礼上的一幕幕,想起贺正需的谦逊与自信。

然而,郭佳良的道路并非没有波折。他的努力一度遭到同学的嫉妒和误解。有些同学嘲笑他“不自量力”,甚至在他解题时故意捣乱。但郭佳良始终坚持自己的目标,没有因为流言蜚语而放弃。他深知,要想赶上偶像,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。
mmexport1731361421647.jpg
贺正需的成功,不仅激励了郭佳良,也让整个黄丰桥中学的师生意识到,哪怕是乡村学校,也可以培养出国际化的人才。学校的教学氛围因此发生了微妙的变化,更多学生开始认真学习,更多老师也开始注重因材施教。郭佳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,逐渐意识到,知识的力量不仅能改变个人命运,还能改变整个家庭,甚至整个社会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郭佳良在学校的表现越来越突出。他不仅在数学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,还在语文和物理等学科表现出色。他开始在校内小有名气,代表学校参加各种县级与地区的考试竞赛,获得了无数的优胜奖励。尽管如此,郭佳良始终保持谦逊,从不自满。他明白,自己的道路还很长,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坚持梦想,跨越更大的障碍。

郭佳良的故事,是那个年代乡村少年艰难求学的缩影。他用自己的努力和信念,为自己赢得了属于自己的未来。他心中的种子,从萌芽到茁壮成长,正是因为他始终没有忘记那一刻与偶像贺正需相遇的震撼。郭佳良坚信,只要心中有梦想,脚下的路就一定会延伸到更远的地方。

而这段求学经历,也为郭佳良日后的成就埋下了伏笔。他不仅仅是偶像的追随者,更是一个怀揣梦想、敢于拼搏的乡村少年。他的坚持和努力,最终成就了他自己,也让他成为了后人心目中的“另一个贺正需”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atlanta711.com

GMT-5, 2025-5-18 22:40 , Processed in 0.064010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