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141|回复: 0

若敏:豆沙花开,玫瑰、牡丹和虞美人

[复制链接]

77

主题

6

回帖

458

积分

中级会员

积分
458
发表于 2025-7-29 10:25:4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亚城若敏 于 2025-7-29 14:28 编辑

《豆沙花开:玫瑰、牡丹和虞美人》
—指尖绽放的甜蜜艺术
By Sharleen and Sandra for 一凡烹饪课 YiFan’s Cooking Class


37.jpg

2025年7月27日,午后三点,一凡中央厨房洒满了斜阳的金辉,料理台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。一粒粒白芸豆静静地泡在水中,经历24小时的等待,它们从坚硬变得温润,如同一段转化的旅程——这场豆沙裱花的旅程正悄然开启:将平凡的豆子,化作绽放指尖的艺术。

【甜点里的慢生活:用豆沙种花】
豆沙裱花,这门源自韩国的甜点艺术,如今正风靡全球。以白芸豆泥为基础,结合天然色粉与精妙的裱花技艺,一朵朵生动的花朵跃然蛋糕之上。它不像奶油般易融,不如翻糖般厚重,白豆沙的质地柔中带挺,是兼顾美感与健康的理想载体。

白芸豆泥:高植物蛋白、低升糖、0添加。饱腹而无负担,佐一壶热茶,便是理想的轻午后。

在这个追求“少糖、无添加”的时代,豆沙裱花以天然本真的姿态,悄然刷新人们对甜点的认知。
【从豆子到豆沙霜:与食材的一场温柔对话】
每一朵精致的花背后,都是繁复且细腻的准备。泡发后的白芸豆需手工去皮去芯,煮至绵软,再在料理机中搅打成细滑的豆泥。Sandra熟练地操作小美机,嗡鸣声中,豆子逐渐蜕变成如霜似绒的细腻豆沙。


接着,她将豆泥用小美机慢炒至理想质感。小美机对火候的拿捏、搅拌的节奏,靠着AI的设置。黄油的加入让豆沙瞬间转为丝滑亮泽,仿佛一段甜点交响曲的序章,光泽如缎,触感轻柔。

【调色与塑形:自然的色彩,艺术的形状】
调色盘上的天然色粉宛如大地的馈赠:仙人掌粉带来优雅的淡紫,抹茶粉透出清新的翠绿,栀子花粉晕染出温暖的金黄。在Sharleen老师的指导下,学员们用老师调配出渐层的色调,用指尖轻轻拨开花开的诗意。


裱花袋在指间轻挤,豆沙花在裱花钉上层层绽放。手腕的转动像在“种花”,每一笔都满载心意。



Sharleen老师现场演示了三种经典花型:
• 玫瑰:从中心包裹而出,花瓣整齐层叠,尽显优雅;
• 虞美人:收尾快速利落,花瓣舒展灵动,柔美自然;
• 牡丹:花瓣重重叠叠,姿态饱满大气,富贵非凡;
叶片则由No.352裱花嘴轻压勾勒,一压一提之间,整朵花便有了呼吸与生机。

【甜点是艺术,也是情感】
课程一发布即迅速满员。课堂上,学员们亲手裱花,将花朵装点在Sandra提前准备的小蛋糕上。完成的作品摆上花座,像极了一座座不会凋谢的微型花园。


那一刻,甜点不再只是食物,更像一件可以被凝视、被珍藏的艺术品——美得让人不忍动勺。



两个小时悄然流逝,课程尾声,大家围坐品尝Sandra准备的点心:荔枝冰粉、抹茶雪蓉酥,以及一凡经典的九宫格甜品。甜味、笑声与暖阳交织在这个惬意的午后,时光仿佛也慢了下来。


【用手创造美,用心感受生活】
感谢Sharleen与Sandra老师的悉心教学,也感谢每一位用心投入的学员。


Sharleen老师曾从事新闻与IT管理工作,退休后投身于美食创作。


与她结缘,是在一凡烹饪学校的3D水晶花蛋糕课堂,她不仅技艺惊艳,更以人格魅力感动人心。如今,她亦担任「心素食儀」香積厨房计划的教师与课程统筹,分享的不只是技艺,更是生命的温度。

Sandra是现任一凡甜点总策划师。曾是IT工程师的她,因热爱甜点而走上甜品之路,如今在一凡,她把科技的严谨转化为甜点的精准与美感,是这场课程中最温柔的主角之一。

(优秀学员作品之一)
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豆沙裱花教会我们慢下来,与食材对话,感受色彩、线条与味道的变化。

每一朵花的绽放,是一份柔软的告白;每一次裱花练习,都是一场心灵的疗愈。

或许,这正是甜点的最高境界:用甜蜜滋养味蕾,用美丽抚慰心灵。
【主办方介绍:一凡烹饪学校 YiFan Cooking School】
2015年,王凡老师怀着“传承中华味”的初心,创办了一凡烹饪学校,扎根华人社区,推广中华饮食文化,也让更多非华裔了解并爱上中餐,用食物架起文化的桥梁。

王凡老师曾任亚特兰大中文学校校长,20年教育耕耘,桃李满天下。后转身投身餐饮,只因热爱,更为传承。如今,她是“一凡餐饮与文化集团”总裁,仍坚持亲自授课,邀请世界各地名师来校教学,包括中餐、西餐与甜点课程。她也热心公益,在慈济“心素食儀”项目中担任义务老师,推广素食理念与健康饮食。

8月10日,Nancy老师将带来意大利经典家常菜的分享,敬请期待!

从2015年仅1000平方尺的教室,到2023年底扩展为万尺餐厅与文化中心,一凡一路走来,步步扎实。

这里不仅有味觉的记忆,更承载着文化的温度,是一段关于热爱、传承与坚持的故事。

愿我们在这座城市,都能守住那一方灶火与人情。
(摄影:Sharleen老师、Sandra老师、Nancy老师、若敏等)
(完稿于2025年7月28日,美国亚特兰大)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atlanta711.com

GMT-5, 2025-8-16 10:30 , Processed in 0.066500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