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216|回复: 0

【一代人:我们的八十年代】~𣁽省山寨·𣁽省老張

[复制链接]

14

主题

3

回帖

72

积分

注册会员

积分
72
发表于 2025-6-4 12:48:29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
【一代人:我们的八十年代】
~魁省山寨·蒙城老張  

關峽先生的作品《激情燃烧的岁月》交响曲,我个人尤为钟爱。它如同一把钥匙,轻轻叩开记忆的闸门,将我们这代人带回那段激荡的成长岁月。音乐的魅力在于,它能跨越阶层与身份,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,每个人都能在音符中寄托情怀、抒发思绪。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往事,随着旋律在心头回放,仿佛昨日重现,令人感慨万千。

记得N年前,电影《老炮儿》上映后,引发海内外热议,掀起了一股回忆与反思的热潮。我也曾随波逐流,写了一篇影评,试图剖析“红旗下的蛋”这一代人的成长轨迹。这代人的故事,堪称可歌可泣。从崔健的摇滚呐喊,到我们亲历的那场中国近代史上最后一次对外战争——“对越自卫反击战”,那是一个血与火的年代。熟悉的同学、亲密的战友、年轻的拜把兄弟,有的缺胳膊少腿,带着满身伤痕从战场归来,住进医院,黯然复员;有的战死沙场,家中门牌被钉上“烈士之家”的匾额,350块人民币的抚恤金成了对父母最后的孝敬。往事如烟,却又历历在目。  

当然,也有戴着红花、荣立战功的英雄,笑傲江湖般回归社会。然而,青春的热血与年少的轻狂,让一些人在社会中迷失方向。他们为挣得“江湖名声”,参与打群架,甚至有人在我身旁被锄头击中头部,当场倒下,命丧黄泉。命也,运也。这些人在战场上是国家的英雄,回到社会却被贴上“不稳定分子”的标签,看似矛盾扭曲,实则不然。这正是那个时代赋予我们这代年轻人的独特环境——既有朝气蓬勃、奋发向上的社会氛围,也有无法无天、乱象丛生的底层暗流。  

八十年代,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光辉年代。对于年轻人而言,要么沉沦,要么升华。改变命运的机会就在眼前,但选择却无比残酷。这个时代既是“摸着石头过河”的改革先锋期,也是社会转型的阵痛期。全社会追求知识、对外开放、积极追赶的正面激励,与底层乱象滋生的暗流并存。八十年代的后遗症,深深烙印在这一代人的观念中,影响着他们的家庭、子女乃至整个社会。  

作为“红旗下的蛋”,我们这代人逐渐老去,步入为人父母的阶段。然而,历史的余波仍在。那些从这段岁月走来的人,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条与“混社会的规矩”。但今日的强国早已不是五十年前的中国,社会规则与价值观的巨变,让这代人既迷茫又困顿。  

我对《老炮儿》中的“大院子弟”与“底层江湖情结”有着深厚的情感。当年,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铁路子弟,正是因为五十年代出生的老大哥、老大姐的言传身教,才得以在复杂凶险的社会中站稳脚跟。他们为我们撑腰护航,教会我们如何在铁路沿线的江湖中生存。成长后的我们,凭借扎实的根基,势不可挡,挑战权威,横行一时。我们用青春的叛逆,宣泄对社会不公的抗议,表达对规则的质疑。这种种行为,无不折射出那代人复杂的心路历程。  

正因如此,我认为这段历史值得更深刻的文化记录与文学呈现。当今的文化作品远远未能触及这段历史的沉重与灰色印迹,更遑论它对后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深远影响。我们需要反思,这群被压抑、被叛逆的年轻人,为何以“小团伙”“小圈子”的形式,表达个人理想主义信念?为何他们通过“挣江湖名声”的方式,挑战社会规则,走向“混混”或“老炮儿”的道路?社会难道不该对此进行深刻反省吗?  

因此,我们更应从文化与现实的视角,叙述这群人在挣扎、奋斗、沉沦与崛起中的故事。他们的青春,既是激情燃烧的岁月,也是迷惘与阵痛的缩影。  

我们的八十年代是激情与阵痛并存

1983年的“严打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打击刑事犯罪而发起的运动,首次严打始于1983年7月,席卷全国,之后在1996年、2001年、2010年又多次展开。  

1979年,城市待业人员累计高达2000万,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纪录。例如,北京市待业人口达40万,占全市人口的8.6%,平均每2.7户城市居民中就有一人待业。天津市待业人数更高达38万,占全市人口的11.7%。这些待业人员多为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,以及新增的城市闲散人口。1979年12月,李先念在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上坦言,上山下乡运动劳民伤财,得不偿失。1980年,中央彻底终结了这场持续25年的运动,大批知识青年返城,沦为待业青年,进一步加剧了社会治安的恶化。  
IMG_3253.jpeg
根据统计:  
- 1978年,全国治安及刑事案件立案53万起;  
- 1980年,立案75万余起,其中大案5万余起;  
- 1981年,立案89万余起,大案6.7万起;  
- 1982年,立案74万余起,大案6.4万起;  
- 1983年前几个月,案件数量继续猛增。  

这些案件中,不乏影响恶劣的重大事件:  
- 1979年9月9日,上海控江路事件,数十名流氓分子闹事;  
- 1980年10月29日,北京火车站发生自杀性爆炸,9人死亡,近百人受伤;  
- 1981年4月2日,北京北海公园事件,三名女中学生被劫持并遭强奸、猥亵;  
- 1983年,“东北二王”持枪逃亡,7个月内制造多起血案,震惊全国;  
- 1983年5月,卓长仁劫持民航客机至韩国;  
- 1983年6月,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喜桂图旗发生特大强奸杀人案,27名无辜者遇害,多位女知青遭强奸。  

治安恶化导致公共场所秩序混乱,女性不敢夜晚上班,民众安全感丧失。城市待业青年形成了流氓团伙,如唐山的“菜刀队”、湖南的“斧头帮”,成为社会治安的隐患。据传,唐山“菜刀队”是1983年严打的直接导火索之一。  

江湖中还流传一则说法:某对越自卫反击战司令员杨上将的女儿与女婿回城探亲,在北方某城市被小流氓挑衅,女婿被刀捅身亡。案件上达中央军委,邓小平震怒,遂引发全国性“严打”。虽真伪难辨,但足见当时社会乱象之严重。  

一代人从青春到暮年:沉沦与升华的轮回

如今,当年那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,已在国家、社会、家庭中承担重任。有人沉沦,有人华丽转身,登上人生巅峰,指点江山。然而,这代人正步入人生的“高危期”。近年来,令人震惊的消息接踵而至:昔日的老朋友、老同事,或选择自绝于党和人民,或因违法被严惩,甚至英年早逝。  

上个月,一位老友告知,当年单位里前途无量的精英妹子,竟不堪重压,选择“归去”。一位位当年的高考状元、青年才俊、政治明日之星,接连陨落。这些令人唏嘘的消息,频频传来,令人不禁追问:
Why? Why? Why?  

这代人的命运,究竟是个人选择的结果,还是时代洪流的裹挟?反腐大旗高举,平民拍手称快,但这样的历史轮回,是否注定无法打破?中国人难道不能找到更好的解决之道吗?  

改革开放的潮起潮落

当今中国,是世界上少有的传奇巨变国度。我们这代人,从走出校门踏入社会,便乘上了改革开放的东风,与时代紧密相连,潮起潮落,创造奇迹。无数佼佼者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,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。  

这代人曾在天安门广场打出“小平你好”的横幅,也在1989年高喊“老人退位,反腐倡廉”;南巡之后,又齐声高唱“春天的故事”。这代人单纯而复杂,矛盾而痛苦。他们随波逐流,却又在挣扎中寻找自我;他们光鲜亮丽,却也沉沦迷惘。酸甜苦辣,悲欢离合,这代人尝尽了人世百态。  

难道,这代人真的摆脱不了“混混”的归属命运吗?  
是谁之过?  
该怎么办?  
又该何去何从?  


【那时候】
~蒙城老張  

那时候,我们无知无畏,  
那时候,我们跌跌撞撞,  
那时候,用青春赌明天,  
那时候,唱着红歌迎未来,  
那时候,跳着生死恋的舞,  
那时候,手握黔山手角刀,  
那时候,背着自制火药枪,  
那时候,挂着自制手雷弹。  

我们的铁路,  
我们的沿线,  
火车头,列车尾,  
绿皮车厢的空间,  
人潮汹涌的站台,  
那正是,  
我们豪气混杂的青春舞台。  

想起铁路,  
想起沿线,  
铁路子弟,  
列车岁月,  
富贵与翠花,  
将青春,  
深深镌刻在铁轨之间。  


(魁省山寨·回忆与纪念)  
image.jpg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atlanta711.com

GMT-5, 2025-7-1 08:02 , Processed in 0.063899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