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27|回复: 0

若敏:英国高球行(4), Scarborough 的海角之行

[复制链接]

58

主题

6

回帖

357

积分

中级会员

积分
357
发表于 昨天 15:2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
《英国高球行(4):海角与Scarborough Fair》
若敏
【6月16日 · D16 · 周一,晴】
Ganton Golf Club

Scarborough Castle · 海角与民谣

中午 12:45,我们抵达了沉静而古老的 Ganton Golf Club。这座全球排名第 69 的球场,1949 年曾迎来那场久负盛名的 Ryder Cup,至今仍被视作英国最具考验的球场之一。


我和 GJ 没有随球手同行,而是跟着 Douglas 驶向北海,去看一座伫立了数百年的孤城——Scarborough Castle。

车子缓缓穿过英格兰北方起伏的乡间小径,初夏的田野在窗外铺展开来,像莫奈的调色盘:金黄的麦浪、翠绿的牧草,风里裹着浅浅的薰衣草香。耳机里正好响起那首古老的旋律:
“Are you going to Scarborough Fair?
Parsley, sage, rosemary and thyme…”
这首民谣像一阵吹过中世纪集市的风,把车窗外的绿色农田与一片片红色花海悄悄织进歌里。

Scarborough Castle,孤悬在海角之上,三面临海,潮声终年不息。


十二世纪,亨利二世下令修建这座要塞,后来理查一世(狮心王)与约翰王相继扩建。



几个世纪里,王权与叛乱、刀剑与誓言,都在这座孤城的石墙上留下了裂痕与低语。


那天风很大,我们立在断壁残垣上,灰蓝色的海面在远处与天幕相融。站在这里,能望见两侧的海湾,潮水轻拍崖下,风声裹着咸味吹过。


看着两边的海湾,忍不住在心里描摹几百年前的集市:渔船穿梭,帆影点点,商贩吆喝,人群熙攘,喧嚣声从港口一路传上城墙。那首 Scarborough Fair 仿佛正是从那嘈杂的市集上传来,带着百里香与迷迭香的味道,飘过潮声,落进今天的耳机,也落进我们的想象。


城堡的塔楼已残破,箭垛只剩半截,却在这孤悬的海角上更显倔强。每块被风蚀的石头,都在指尖低声诉说往昔。


我们放慢脚步,沿着残墙缓缓而行,风把时间的碎片吹进裙边。

海角之上,风声与涛声交织,Scarborough Fair 的旋律在脑海里一遍遍回荡,副歌像是从很远的从前传来:
“Remember me to one who lives there…”

走累了,我们索性坐在悬崖边的草坡上,看海浪拍打岩壁,看风吹乱衣角与发梢。或许,每个来过 Scarborough Castle 的人,心里都带走过一首歌,一阵潮声,一段吹乱发丝的风。

远望海湾,阳光在水面撒下碎金,浪花在光影里闪烁。

离开时,我们回头望了最后一眼——

孤城仍立在海角,潮声未歇,
那首 Scarborough Fair
把我们送回比潮声更远的时光。

Scarborough Castle 从来不仅仅是一处古迹,它更像是一首吟唱千年的民谣,用海风、石墙与百里香,唤醒了心里那块久违的柔软与回望。

孤城还在,潮声未歇。而那首歌,也还在风里唱响与回放。

我和GJ 漫步Scarborough小城,用了20分钟走回停车场。




Douglas 已在等候。


黄昏里,球手们陆续回到会所,我们再次上路,驶向今晚新的落脚地——Southport。
【6月17日 · D17 · 周二,晴转阴】
Hillside Golf Club

今天的球场是距离酒店仅 8 分钟车程的 Hillside Golf Club,英联邦排名第 51,坐落在海滨小镇南港(Southport)。这座球场后九洞以布局巧妙、极具挑战而闻名,不少职业球手都曾盛赞它是隐藏的瑰宝。

(David Cao 摄影)
最奇妙的是曹会长他们遇到了狐狸。

(David Cao 摄影)
清晨 7 点,我们出门时,晨光正把南港染成一幅被海水洗过的水彩画。



Southport Pier,这座建于 1860 年的老码头,如同一支伸向爱尔兰海的长笔,正用潮汐书写着今天的章节。

铸铁灯柱上,一只海鸥安静地用喙梳理被海风吹湿的羽毛,Iron Bridge 的铆钉间,依稀还藏着 1887 年的焊痕和工匠留下的刻痕。


沿着 Promenade 漫步,海风裹着微咸的湿气,把我们引向波光粼粼的 Marine Lake。

湖面上,白天鹅结队滑过,尾羽轻轻荡开一道道银色的涟漪,仿佛把时间也带慢了下来。



司机带着我们去了 Churchtown 的植物园,那里是维多利亚时代的缩影,花坛修剪得精致而考究。

球手转战球场时,我和 GJ 转到 Lord Street 闲逛。




这条街据说曾启发了巴黎香榭丽舍大道的设计——高大的林荫树、成排的欧式店面和修剪得整齐的花坛,让散步也带着一点仪式感。




街边藏着几家古董店和咖啡馆,我们随意挑挑旧物,也在橱窗前翻看泛黄的书页和老摆件,不知不觉就丢了时间。



我们走进了 The Atkinson Art Gallery & Library,这座同时是画廊也是图书馆的老建筑,藏着从装饰艺术到埃及文物的丰富展品。


市政厅的钟楼敲响时,我和 GJ 正在凝视埃及的旧器物。阳光透过彩绘玻璃,洒在都铎式古宅“老银行之家”(Old Bank House)的橡木地板上,投下斑驳的琥珀光。


展厅里陈列的 Liverpool Bay 沉船瓷器,釉色里仿佛还凝固着 1832 年那场风暴的咸腥与惊涛。



傍晚,司机 Douglas 来接我们,与球友们在球场汇合。这是大家此行最后的欢聚。


夜色垂落时,我们坐在 Miller & Carter Ainsdale 的桌旁,这是球童推荐的最好的牛排馆,铁板上的熟成牛排(Dry-aged Steak)滋滋作响,牛肉切开时呈现出漂亮的大理石纹,柔嫩多汁,入口即化。烤海鲈鱼(Sea Bass)也鲜嫩得恰到好处。原本是曹会长要请客,最后Paul 哥又悄悄把单买了。

这顿晚餐像是给这一路画上句点。海风带着盐味,旧桥的焊痕和老码头的潮声都还留在耳边,而笑声、酒杯轻碰和那块还带着余温的牛排,都留在了这段绿茵岁月里。
【6月18日 · D18 · 周三,晴】
Royal Birkdale Golf Club
这两天住在 Waterfront Southport Hotel,最喜欢的是房间那扇落地大窗,房间宽敞明亮,窗外就是 Marine Lake 和远处的海滨步道。早晨醒来,阳光从湖面反射进来,像是把海风也带进了房间。


一楼的早餐也让人满足,热气腾腾的煎蛋、香肠和吐司,配上一杯浓咖啡,看着窗外白天鹅从湖面滑过,心情也跟着平静下来。


这趟旅程的最后一场正式球赛,选在了 Royal Birkdale Golf Club。球场始建于 1889 年,位于英格兰西北海岸的南港(Southport),背倚沙丘,面朝爱尔兰海,是典型的海滨林克斯球场。

自 1954 年首次承办以来,Royal Birkdale 已举办过十届 The Open Championship,见证了包括阿诺·帕尔默(Arnold Palmer)、汤姆·沃森(Tom Watson)、乔丹·斯皮思(Jordan Spieth)等传奇球手的夺冠时刻。除了 The Open,这里还曾是莱德杯(Ryder Cup)、女子英国公开赛等多项大赛的举办地,几乎每一个沙丘都藏着高尔夫史上的经典故事。

Royal Birkdale 的球道设计别具匠心,天然的沙丘勾勒出宽阔却暗藏杀机的落球区,视野开阔却风力多变,配上坚韧的长草与层层叠叠的深沙坑,对球技和策略都是极大考验,也正因如此,它常年稳居全球百佳球场之列,目前世界排名第 40,英国排名第三,被誉为“皇家球场中的经典典范”。


我在这里陪着球友们一起走完了 9 个洞。海风从爱尔兰海吹来,掠过连绵起伏的林克斯草场,沙坑、长草和远处迎风招展的旗杆,在阳光下像一帧帧闪回的镜头,把这一路的挥杆声、笑声和相聚的片段,都封存在了记忆里。


我和 GJ 回到会所,帮忙球友预订了晚餐打包外带。傍晚,全队驱车四小时返回伦敦。M6 公路在夕阳下镀成了一条金色的带子,后座传来德扑和惯蛋的喧闹声,而我的手机相册正一张张播放这 19 天的蒙太奇:白色悬崖、古堡、沙坑里歪斜的球杆。

不得不提司机 Douglas——他是我见过最好的高尔夫团司机:装卸球包、打电话订餐厅、还兼职摄影师。每当最后一组开球后,他都会载我和 GJ 去附近景点游玩,我们每次都会给他额外小费以示感谢。曾经当过苏格兰警察的他,退役后因为热爱高尔夫,选择做这份工作,陪无数人走过球道与风景。有机会也在练习场挥上几杆。
晚上 12:30,我们入住了 Hilton Garden Inn Heathrow。旅程将近尾声,心里却已经开始怀念这一段绿茵与海风交织的日子。
【6月19日 · D19 周四. 晴】
希思罗机场
六月十九日破晓前,Jack已在晨星未褪时悄然起身,奔赴七时三十分飞往爱丁堡的航班——圣安德鲁斯老球场的海风正等候着这位朝圣者。我于六时三十分醒来,在Hilton Garden Inn Heathrow享用过丰盛的英式早餐后,依照John Shao提供的路线图,从容穿过T2至T3航站楼的长廊。

免税店的玻璃橱窗摆着琳琅满目的商品,贵宾厅的落地窗前,希思罗机场的跑道在晨光中伸展,我看着窗外的起降。

登机广播响起时,虽延迟半小时起飞,但航程中接连奉上的晚餐与早餐,佐以两部电影与五小时的安眠,竟让跨洋飞行变得轻盈如羽。

当机轮按时轻触亚特兰大跑道,Uber司机的问候声如期而至。我开启家门的时候,不禁感叹,回家的感觉真好。

特别记录一下这次行程。
参加人员:
1.John Shao
2.Qiu John
3.Yang Qing
4.James GAO
5. Selina Shum
6. David cao
7.huang Zhiyong
8.Jack Cheng
9.Howard Jiang
10. Jay Ding
11.Jet Li(6/1-6/6)
12. Maggie liu
13.Ken Nilsen 14.Shawn wang
15.Jack Tseng
16.Paul Yang
17.Richard Jin(6/7-6/13)
18.shopie(6/14-6/18)
19.GJ(随行)
20.Mimi Cheng(随行)
感谢高靖波团长的精心策划和安排,让我能与各位球友同行,也感谢球友们对我和GJ的关照,希望下次高球旅行再见!
(完稿于2025年6月30日美国亚特兰大)
(感谢摄影师GJ的一路相伴和摄影,感谢高靖波、David Cao、杨清、sophie、Jay Ding、Howard Jiang等提供照片)










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atlanta711.com

GMT-5, 2025-7-8 04:46 , Processed in 0.061707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