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151|回复: 0

战士的遗书

[复制链接]

83

主题

122

回帖

958

积分

高级会员

积分
958
发表于 2025-8-2 17:39:42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点击洪升华先生相关文章链接:笔墨升华

泪读战士遗书:
“铭记英雄,珍惜和平”
——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
mmexport1754172023646.jpg
八一建军节,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生日,是亿万中华儿女缅怀先烈、致敬英雄的庄严日子。昨天,在建军98周年的这个日子里,我在红色文化网无意中读到了一封遗书,作者是一位18岁就英勇牺牲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战场上的年轻战士——牛志强。读完这封遗书,我泪流满面,心中久久不能平静。
mmexport1754172014637.jpg
1985年,那一年距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,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,国家百废待兴,而边境的枪声仍未完全停息。正是在那个时代,一批又一批如牛志强这样的普通农村青年,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,义无反顾奔赴战场。历史不会忘记他们,人民不应忘记他们,更不能在今天这样和平来之不易的年代里,对战争轻言妄语。

一封平凡的遗书,震撼人心的力量。
这封遗书没有半句豪言壮语,没有“保卫祖国、英勇杀敌”之类的口号,只有最朴素、最真诚的家常话语。牛志强战士用极其简短的文字,安排了身后事,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恩,对兄嫂姐妹的牵挂,对生命的留恋——以及面对死亡的从容与大义。
mmexport1754172059589.jpg
“妈,昨晚我睡不着。自个到山上向着北方咱家的方向跪下给您磕了十八个头。我今年十八岁,一年磕一个头,报娘的养育之恩。”

这一段话击中了我的心灵最柔软的角落。一个十八岁的青年,面对随时可能到来的死亡,唯一惦念的,是母亲的辛劳,是家人的平安。他没有恐惧、没有犹豫,只有深深的爱与担当。那一刻,他不是一个孩子,而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,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“忠孝两难全”传统文化的践行者,是无数默默无闻英雄的缩影。
mmexport1754171850719.jpg
战争是残酷的,但他们选择了担当。我是一名七零后,曾经访问过中越自卫反击战的退役军人,读牛志强的遗书,不仅让我泪目,更让我回忆起那段热血与铁火交织的岁月。

夜深人静时,我曾在心里默默想象:如果我是军人,如果我牺牲了,父母是否会太过悲痛?兄妹是否会因此改变一生?但同时,我心中也无比坚定: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,便是回到故乡,如果生命终结在战场,那将是军人一生最光荣的归宿。

最近,在中国的周围,战争频繁爆发,“俄乌战争”持续了三年,“伊朗以色列”战争,“印巴战争”,“柬埔寨泰国战争”……这些战争都是在告诉今天的年轻人:中国的和平也是战士用生命换来的,不容亵渎,但也不该被轻易挑战。
mmexport1754171968854.jpg
勿以轻佻之语谈战争。
近年来,网络上出现一种令人忧虑的现象:一些人,在谈论中国的台湾问题、南海争端、中美关系、中日矛盾时,动辄鼓吹战争,口号震天、言辞激烈,仿佛战争不过是一场网络上的较量。他们从未见过真正的流血牺牲,从未体会过子弹擦肩的呼啸,从未感受过亲人永别的心痛。

真正的战争,不是短视频中的爆炸特效,不是手游里的激情冲锋,而是一个个像牛志强一样的鲜活生命,带着对亲人的眷恋,走向死亡的边界线,是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,是千千万万家庭无法愈合的创伤。
Screenshot_20250802_175548_WeChat.jpg
和平,不是一纸协定的恩赐,而是用烈士的鲜血换来的沉甸甸的现实。正因为有无数像牛志强一样的战士曾经负重前行,我们才有今天的岁月静好。我们有权为祖国利益发声,有责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,但绝不能将战争当作儿戏,更不能煽动仇恨、鼓动兵戎。那种将战争当作“刷存在感”的人,不配谈爱国,更不配站在历史的高度。

台湾、南海、中美、中日——理性与智慧才是力量。中国的核心利益,必须坚决维护;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,不容分裂;南海的主权,绝不容侵犯;面对中美博弈、中日矛盾,我们应有坚定立场。但坚定不等于冲动,强硬不等于鲁莽。真正的大国,从不轻易诉诸战争,而是通过战略定力与全球智慧化解风险、掌握主动。
mmexport1754171838930.jpg
要看到,美国、日本等势力有时确实在挑衅,试图遏制中国崛起,但我们不能用他们的方式回应——而要用更高明的手段维护国家利益。今天的中国,不再是当年积贫积弱的国家,而是世界强国,有足够的政治、经济、科技和外交手段解决复杂问题。我们更不该忘记那些为了今日和平曾经牺牲的烈士,他们不是为了让我们喊打喊杀,而是希望我们永远不再经历他们经历的苦痛。

为了牛志强,也为了所有和平生活的人。今天,我们怀念牛志强,并不是为了煽情,而是为了唤起一代人对历史的敬畏与对现实的反思。他的遗书,是对母亲的嘱托,是对亲人的遗言,更是对全体中国人的叮嘱:和平不易,请珍惜。

我们不能辜负他——不能在拥有和平的时代却用战争的语言玷污历史的伤痕;我们更不能忘记他——不能让“牛志强”这个名字淹没在岁月中,不能让他的18岁白白牺牲。

所以,朋友们,在建军节这样的日子里,请你默默读一遍这封遗书;然后,放下那句“打一仗就解决了”的轻浮语言,认真思考:我们到底要一个怎样的中国?是热血轻狂、天天喊打,还是理性沉着、坚定发展?我希望是后者,也相信大多数中国人会选择后者。
mmexport1754171823771.jpg
写在最后:请记住这一句话,
牛志强在信末写道:
“儿跪,再叩头……”

这不是简单的情感流露,这是他以生命为代价写下的信仰,是他对母亲、对亲人、对国家的深深谢意。今天,我们要还给他一个答案:我们珍惜你为之牺牲的这份和平,我们会坚定守护来之不易的宁静岁月,不再让你的血白流。
Screenshot_20250802_175413_WeChat.jpg
牛志强,十八岁,我们记住你了。
我们不要轻言战争。
我们热爱和平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atlanta711.com

GMT-5, 2025-9-1 01:50 , Processed in 0.063962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