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先生的公司跟Bank of America做了许多年生意,信用良好,收益不错.他们签订了一份不到100万的购房合同,心想所有收入存款信息都在那里,不如让他们代为办理购房贷款,利息差一点也无所谓.结果两周过后,贷款被意外的拒绝了.客人通过经纪人找到我们的时候,实际上已经通知卖家,终止合同,申请退还定金.
当我拿到客人公司和个人税表后,注意到两个特点.第一,客人的公司税表净收入不高,因而个人税表的收入也同样不高.如果用这个收入贷款,收入是不够的,也就是说debt-to-income的比例超过了50%.
第二,客人公司有将近千万美元的机械设配,这些设备每年折旧费用就近百万.也就是说如果公司收入减去运营成本盈利百万都可以用折旧抵消,不用交税.显然美国银行的评审员忽略了这一点,或者说他们自己的政策不能减免设备折旧.我当日拿到材料后,下午两点附加了解释信送给我们的银行,并电话加急,两个小时候贷款就顺利通过,不需要补充任何材料.当然由于美国银行不合作转交房屋估价报告,我们出钱又做了一份,到了第十天就全部都好了,并按时顺利过户.期间我们也及时通报卖方经纪人,讲解之前失败和重新估价的原因.
美国各大银行都可以直接给客人住宅房屋贷款,但是大部分美国人还是通过我们这样的贷款经纪人(Mortgage Broker)获得的.这就如同每个家庭都可以自己报税,但是多数家庭还是通过会计师报税的.
我们这些独立贷款专员都必须通过背景调查,培训和国家统一考试才能持照上岗,大银行的贷款专员只需要背景调查不需要有执照上岗.另外现在银行业监管严密,大银行的贷款专员几乎不用Email,唯恐犯监管错误,只能见面提供所需文件,过程相当繁琐.当然商业和大额住宅贷款,银行还是有一定利息优势的.
设备折旧算收入不仅仅适用于公司设备,也适用于家庭报在税表Schedule E上的出租房.这一点,刚刚入行的贷款专员也容易犯错误.
另外贷款过程要及时跟卖方沟通,不能报喜不报忧.这样即便出现问题,卖方也可以理解.公平公正透明才是地产交易的要点.
我们现在大量做不查收入贷款,20%头款,可以放款两百万美元,只要有信用分数,对信用记录长短多少没有要求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