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aceX 星舰第十次试飞刚刚完成了一次令人惊叹的返回测试——尽管返回途中舱体有所损伤,但它的落点精度之高,让埃隆・马斯克本人都专门发帖称赞: “最终溅落点与目标位置仅差 3 米。”
要知道,星舰体积庞大,坠落区还是广阔海洋,能做到米级精度,堪称航天返回技术的一大突破。 本次试飞中,超重型助推器和星舰上级舱均完成全部目标。不过,星舰返回过程也并非完美。画面显示,其隔热罩被高温烧成金褐色,尾部裙边部分缺失,襟翼和表面也留下了明显的气动磨损痕迹。 SpaceX 特别强调,本次试验故意拿掉了部分隔热瓦,并极限测试了襟翼承压。即便返回时尾部结构和襟翼已有损坏,星舰仍然成功执行了翻转、点火和着陆程序,最终落在距离目标仅约3米的位置。
与今年早期几次试飞(均在溅落前解体)相比,这次不仅是星舰上级舱首次成功溅落,更实现了极高精度的可控落点。 对 SpaceX 而言,这是一次关键的技术验证。证明星舰即便在严重受损情况下,仍能稳定执行任务,精准降落。这为未来实现轨道级可重复使用、执行月球与火星任务,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