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146|回复: 0

洪升华著作043《户口》“童年悲歌”(下窑)

[复制链接]

51

主题

57

回帖

527

积分

高级会员

积分
527
发表于 2025-1-3 18:06:44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洪升华xiangchu 于 2025-1-6 12:12 编辑

点击洪升华先生相关文章链接:笔墨升华

洪升华著作043《户口》“童年悲歌”
(下窑)
mmexportdaccd8936a116f2ba8a8e898a3b59cf3_1735946097689.jpeg
为了能够继续上学,13岁的郭佳良去了一个小学同学的家里,他找到了自己老同学邱开云,请求他的同学帮忙,要求邱开云暑假带他到村办煤窑,通过下窑赚钱交学费。这个同学比郭佳良大六岁,高出郭佳良整整一个人头,是个20岁的小伙子。他早已经是一个下窑的大工师傅了,他做农活与做苦力都是一个好把式。因为他做力气大,拖煤拖箕运输煤炭按是照计重量来计发工资,也由于在煤窑上,力气大的做小工比大工更赚钱,早已具备大工技术的他,也因此选择做小工。

邱开云与朱国旺一样,他们都是黄丰桥公社杨滨小学的传奇。他们都曾在杨滨小学读过五个一年级。
他在最后一次读一年级时,正好郭佳良发蒙读书,有幸与他成为了同班同学,又因为郭佳良经常帮他写家庭作业,帮助他完成生字本写字的作业,两人还算是真正友好。
这次郭佳良来找他帮忙,邱开云一直对这个会读书,字写得好的郭佳良同学是非常尊敬的,也对郭佳良当前的困难充满同情。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同学的诉求,帮他去求得了矿长的允许,由他负责带郭佳良去煤矿下窑。

下屋岸下是煤窑所在地的小地名,过去称大队煤窑,现在是杨滨村办煤窑。因为人民公社去年开始已经改成了乡政府,乡政府管辖下的村委会及村民小组。
mmexport34acf05cca5f8b6420c9576be033fb71_1735945992258.jpeg
第二天,邱开云为郭佳良垫了一些钱,骑单车带郭佳良去了供销社,买回来矿灯、矿帽及系矿灯的皮带。
当天下午,又把郭佳良带到下屋岸下煤窑,到了他那做工的煤窑工具厂棚里。他手把手教郭佳良如何给矿灯充电,如何使用系戴矿帽、矿灯,还带郭佳良去熟悉煤窑井口的地磅、卸煤的储煤坪、矿木的堆放场。又带他熟悉煤窑厂棚里换衣服、洗澡、吃饭的各个地方。他提醒郭佳良在下窑时注意许多讲话的禁忌。他还告诉郭佳良,平时必须带一顿饭的米和菜,只有每个月的农历初一、十五下窑时,自己可以只带米,不要带菜来。因为那两天,都是窑上牙祭的日期。
牙祭那天,煤窑在工人早班下井之前,先要在矿井口杀鸡,举行天神与土地菩萨的祭祀。因此当天都会买来大盆的猪肉、大盘的鸡,由煤窑上提供给全体工人,可以吃上一顿免费的牙祭。煤窑经济情况好的时候买肉都会按照工人数,人均买个半斤左右的猪肉。这就是通常说的打牙祭。
在煤窑上说“打牙祭”是犯忌讳的,必须避讳“打”字,只能说是“舞牙祭”。
mmexport6996484df07035d3072529b801b3d050_1735945985592.jpeg
郭佳良第一次下窑,是在初中一年级暑假的第四天。

清早6点钟,郭佳良从家里走了五里左右的山路,来到位于井家冲生产队山脚下的“杨滨村下屋岸下煤窑”。郭佳良先把从家里带来的一个饭盆,还有小半盆大米,一个盐鸭蛋,一起交给煤窑上一个“坐岸”内务张大爷,也从口袋里掏出一包“丰收”牌香烟塞在张大爷手里。 mmexport4653b845aa040bf71d1b24c75596273a_1735945967816.jpeg
所谓“坐岸”,就是煤窑上不用下井生产,但有一定权力的内务工种称呼。坐岸人负责帮助煤窑工人蒸饭菜,给工人烧水洗澡。晚上坐岸师傅必须住在山沟沟里煤窑的厂棚里。他还需要维持煤炉碳火不熄,需要守护煤窑充电架,看管着煤窑存放的小批量雷管炸药,还有煤厂煤场里库存的煤炭的安全。他的权力是负责日常生产煤炭的过磅权,据说他经常会扣下井下工人生产煤炭的产量,影响到大家的收入,大家有都点怕他。另外,对外地来煤窑拉煤的卡车,也是由他和矿长对卡车买煤来估价与收钱。
本地人也会去煤窑买煤,他们用粪箕担煤炭回家生火,或者用独轮车推生活煤,同样是由他负责零卖煤炭的称秤和收钱,“坐岸”实际上就是个煤矿的大内总管,必须是大队干部的亲戚。
mmexportb7e451ecc050703da15cefa5d4806384_1735945995984.jpeg
那天清早,郭佳良跟着他这位同学邱开云走进煤矿,学着邱开云的样子,他扮上一身下井的旧衣服。同学为他借了别人一双黑色的高筒旧雨靴。郭佳良戴上矿帽并且系好矿灯,弓着腰,拖上运输煤炭的一个四尺多长、约二尺高宽的铁皮拖箕桶,跟在同学身后走进了煤井内。

下井时走在最前面的是大工师傅,大工也是邱开云的哥哥,名叫邱春云。走在大工后面的是一个大工助手。他们的手里提着一把一米来长木把的铁岩咀,还有一把弯弯岩斧。早班一班六个运煤工人,分别拖拽着拖箕,紧随大工、副工的身后。

煤窑井口的主巷道是宽约一米二、高约一米五左右的巷道。脚下的路上是用一寸多宽、两尺长的竹片横铺在地面,当运煤拖箕枕木用的。每一片竹片的距离也是一寸左右,这样整齐地铺上竹片,就是为了拖运煤炭出井时,起到平滑省力的作用。矿井下遇到上坡与下坡的时候,通常做成像楼梯一样的梯子铺在坡上,方便上坡与下坡抓手或者支撑脚。巷道右边脚下是一条小小的水沟,水沟宽约一尺,深五寸左右。刚刚进去上班时,看到流出来的水是不太黑,并且偏黄色。同学告诉郭佳良说,这个窑的煤炭含硫是特别高的。这水源是矿井顶蓬岩石上滴下来的滴水。工人们口渴时,常选择一处滴水比较大的地方,用竹片架起一个小竹枧来喝这硫磺水。
煤窑内的滴水虽然清澈,却带有涩涩的味道,并且有强腐蚀性。煤井内煤铲、拖箕等钢钎等金属工具,浸泡在水中一周后就会只剩下残渣。

在煤窑井主巷道上行走,看到大部分头顶是没有加固的岩石顶蓬,因为它的岩层就是由花岗岩为主的岩层结构,探矿掘井常常是根据岩层横向而掘的,因此也称为横岬洞。偶尔会有一段用矿木横架的顶棚,左右两侧都是碗口大的矿木做安全支柱。矿木支柱与顶蓬横木做成“门”型结构,每隔一尺多的距离就会安装一套矿木支柱。支柱内侧与头顶矿木横旦主干上,都会排满直径一寸大小的榴木,用于防止岩石松动,或者是做碎石坠落防护。

巷道顶上称为棚,巷道两边称之为榜。安全规定:遇到非花岗岩结构的岩层,必须用矿木做安全支护,那是不能空棚欠榜的。通常在高密度的固定岩层与煤炭层的结合处,或者煤炭层,都是比较松动,需要加护密密麻麻的矿木做安全支护。煤窑里通常由安全员来对煤窑运输巷,以及采煤工作面例行安全检查,督促并帮助大工及时加固所有的井下安全支护。

郭佳良跟着一行采煤工人,弯腰行走了约三百多米远平坦的主巷道后,右拐进入了一条高低不平,宽窄不一,弯弯曲曲的采煤支巷,猫着腰又行走了二百多米,才来到采煤的工作面。此时,他开始真正地体会到矿井内的闷热和压迫感。空气几乎凝固,煤尘弥漫在每一个角落,呼吸变得越来越沉重。他的心跳加速,身体不由得颤抖,尽管一切似乎都在顺利进行,但他能感觉到自己每一步走进这片黑暗中时,似乎脚下的每一个脚印都在默默诉说着危险。

矿井的工作面是一个狭小的空间,低矮的顶棚几乎让人无法直立,只能勉强弯腰行走。每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,因为随时都有可能踩到不稳的石块或陷入泥泞中。空气中弥漫着煤的味道,潮湿闷热与灰尘让人感到窒息。郭佳良看着旁边的工人们,他们的脸上布满了汗水,眼睛里透出一种习惯了这种环境的麻木与疲倦。

“大工,我们该开始了。”一个助手的声音打破了矿井的寂静。

邱春云点了点头,拿起工具开始指挥大家。郭佳良看到他举起那把铁岩咀,狠狠地插入矿壁,发出刺耳的声音,紧接着,他开始挥动弯斧,把煤岩一块块地劈开。矿壁裂开后,掉落的煤块随着矿灯的光芒散落在地上,黑色的煤炭像一颗颗顽皮的黑珍珠,随着人们的脚步被推开,堆积成一堆堆。

郭佳良也开始动手,虽然之前有过一些基础的了解,但真正开始做起来时,他才明白煤矿的工作有多么辛苦。每一次弯腰、拖箕,都让他感到肌肉的拉扯和力量的消耗。煤矿中的每一寸空气似乎都在考验着他,逼迫他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坚持下来。

每一个小小的动作,每一次煤块的堆积,都让郭佳良体会到这份工作的艰辛和不易。头上的矿灯忽明忽暗,照亮了前方的路,也似乎照亮了郭佳良心中的坚持和决心。
一心想读书的郭佳良知道,现在唯一的途径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,也许只有把自己弯成一张弓,才有可能射出这个小山村。
mmexportc168436f67b3263c7b904c457490d4a7_1735944923987.jpg
mmexport2046ecd4347751c8fff2e34add413d56_1735946004177.jpeg
Screenshot_20241229_102553_WeChat.jpg
Screenshot_20241229_102606_WeChat.jpg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atlanta711.com

GMT-5, 2025-2-5 09:59 , Processed in 0.062005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