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394|回复: 1

洪升华著作 053《户口》 “童年悲歌”(踉跄)

[复制链接]

67

主题

107

回帖

810

积分

高级会员

积分
810
发表于 2025-3-1 15:29:57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点击洪升华先生相关文章链接:笔墨升华

洪升华著作053《户口》
“童年悲歌”(踉跄)
mmexport6c6b959fd37da2a0b7219328b5fa74eb_1740862638338.jpeg
郭翠英自从把郭佳良送到黄丰桥后,心里一直都是忐忑不安的。她回到湘钢这大半年里,与来自农村的部队转业干部李孝平结婚,夫妻决定不再生孩子了。他们要共同履行郭翠英曾经跪在湘雅医院父亲病床前发的誓言:“宁愿自己不要孩子,也要好好抚养郭佳良,因为他是郭家的长孙。”

因此,郭翠英、李孝平刚刚参加完国庆节期间湘钢举行的百对新人集体婚礼没几天,就立刻去岳塘粮站,将郭佳良这些时间没有使用的粮票兑换成为湖南粮票。为了给孩子带去足够的物资,他们又一次买来了许多100瓦和200瓦的电灯泡,还特意购置了一件在当时农村极为紧俏的家用电器——“手电筒”。此外,他们还为孩子准备了许多新衣服,并且携带了丰厚的礼物,准备去黄丰桥答谢郭佳良的外婆、舅舅和舅妈,同时把郭佳良接回家。
mmexport1740664015568.jpg
郭翠英夫妇趁着婚假,天蒙蒙亮便拧上大包小包,从湘潭出发,先到醴陵市,再转车前往攸县。然而,由于中途网岭站不停车,他们被迫多坐了六十公里的路程,绕道攸县县城转车。短短一百四十公里的路程,在那个年代的交通条件下,夫妻俩竟然坐了八个多小时的大巴,才在黄昏时分再次踏上黄丰桥的土地。
Screenshot_20250227_175504_WeChat.jpg
长途奔波的疲惫尚未散去,迎接他们的却是林家的热情款待。林曼仔和文英夫妻早已备下丰盛的饭菜,灶台上冒着热气,锅里的红烧肉香气四溢,桌上摆满了油炸豆腐、咸菜炒腊肉,还有一碗碗黄澄澄的鸡蛋羹。晚餐时,酒过三巡,林曼仔示意文英走进房间,只见她从房内拿出了一块五尺八寸的黑呢面料布匹,上面还搭着一块黑绸布和两双男士丝袜。
mmexport1740862439077.png
这份礼物极为贵重,在当时足可以买到半架单车的钱。文英含着泪水对郭翠英说:“这是良仔外婆去世前交代的,她说按照规矩来,女儿出嫁后,新女婿第一次上门,得送体面些的人情。这黑呢面料的中山装,一定要做得精致,内衬布也要最好的。”

郭翠英捧着这份沉甸甸的礼物,回想到几个月前婆婆子的热情接待与慈祥,顿时泣不成声,眼泪顺着脸颊不停地往下滴。良仔的舅妈文英也陪着落泪,屋里顿时一片哀伤的气氛。

次日清晨,郭翠英夫妇便带着礼物前往表亲贺灰先书记家里,并在贺家买了一只大红公鸡,又到大队合作社买了1000响的浏阳鞭炮以及香烛纸钱。他们在林曼仔的陪同下,拎着一篮祭品,登上了贺家冲的山坡,来到郭佳良外婆吴仔妹的墓前,行了虔诚的三跪九叩大礼。
mmexport1740862264409.jpg
山坡上,秋风萧瑟,黄叶翻飞,远处的山峦在晨曦中若隐若现。李孝平点燃香烛,轻轻插在坟前,鞭炮声在山间炸响,惊起几只乌鸦,呱呱地掠过天际。郭翠英跪在墓前,哭得肝肠寸断,泪水将墓碑上的泥土浸湿,仿佛要将自己的思念和愧疚一同倾注在这片土地之中。

她哽咽着说道:“伯母,我回来晚了……你放心,我一定会把良仔接回去,好好抚养他,绝不会让他再受苦了。”

然而,她却不知道,此时的她,正一步步走向一个无法接受的噩耗……
Screenshot_20250301_154624_WeChat.jpg
昨夜,林曼仔夫妻已向他们详细介绍了情况。原来,林家在端午节后曾想要收养郭佳良,并在生产队家家户户都签字同意让他落户阁前大队。然而,由于孩子妈妈林财英与朱吾矩提出自己要带孩子,这一计划最终落空,郭佳良随母去了杨滨生活。更令人痛心的是,外婆去世时,郭佳良竟然未能前来参加出殡,而林曼仔后来送去的两次杀猪肉,也未能在杨滨见到这个心心念念的外甥。

郭翠英从林曼仔手里接过杨滨的地址,随即与李孝平启程。
Screenshot_20250301_154253_WeChat.jpg
由于错过了班车,李孝平手里挥舞着一张两元的纸币,在湖里坪供销社门口试图拦截运煤卡车。然而,连续几辆车都因驾驶室已满而无法搭载他们。眼看时间一分一秒过去,供销社的营业员颜真英看不过去,告诉他们:“要么等到天黑,要么站在煤炭车空斗里去。”

无奈之下,夫妻俩登上了一辆煤炭车,风尘仆仆地赶往杨滨。不到半小时,他们已满身煤灰,只有眼睛还是白的,其余全是黑的。他们蹲在小河边,用冰冷的河水洗脸,连后脖子上的皱褶里都积了一层厚厚的黑灰。
Screenshot_20250221_194531_WeChat (1).jpg
郭翠英夫妻抵达朱吾矩家后,林财英匆忙迎上来,倒了两杯热水。然而,她随即转身奔出家门,直奔学校,找到正在上课的朱吾矩,两人悄悄在走廊里耳语了几句。林财英频频点头,满脸崇拜地望着丈夫——他们已经想好了对策。

朱吾矩回到教室安排学生自习,然后领着妻子回家。宾主寒暄后,李孝平拿出了湘潭带来的礼物,将灯芯糕、龙牌酱油、手电筒、百瓦灯泡、各色布料以及糖果一一摆上桌子。然而,这时,林财英却坐在一旁低声抽泣,眼泪大滴大滴地落在衣襟上。

朱吾矩阴沉着脸,缓缓开口:“郭佳良在中秋节时出麻症,请赤脚医生打针吃药后没有好转,去世了。请雪林道士超度后,埋在黎鸡冲山下。”

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,瞬间击碎了郭翠英的世界。她顿时天旋地转,瘫软在地,嚎啕大哭。李孝平双眼含泪,把妻子拉起来拥在怀里,轻轻拍打着妻子的背部,试图安抚她的情绪。
Screenshot_20250228_182242_WeChat.jpg
然而,当朱吾矩拿出郭佳良的红皮箱和小枕头时,睹物思人,更让郭翠英痛哭不已。她挣扎着站起身,坚持要去黎鸡冲的山坡看看。

山坡上,一座一平方米大小简陋的新坟静静地矗立着,坟土尚未完全风化,稀疏的杂草刚刚冒出新芽。坟顶上,赫然盖着一只破了底的簸箕,在冷风中瑟瑟发抖。

郭翠英瘫坐在地,放声恸哭:“良仔啊,我的良仔……”泪水浸透了泥土,哭声在山间回荡。

然而,她不知道,几个月前郭佳良就被父母以一千多块钱的价格卖到了漕泊,郭佳良的生命,并未如他们所言,终结于此……
这里掩埋的确实是一个“少年亡”。死者是朱吾矩妹妹敏姬的儿子,不久前在朱吾矩家里做客时出麻症夭折。

郭翠英没有想到,这样的静好,只像流星一样划过郭佳良的生命长河。那个傍晚,他们哭别了山坡上这一座少年亡的孤坟。李孝平搀扶着踉跄姑姑郭翠英,拎着一口红色的皮箱,高一脚,低一脚的走着滚滚灰尘的山间夜路,哭着离开了杨滨。直到深夜才到达黄丰桥湘运汽车站,中午吃,晚餐都没有吃,悲伤的郭翠英也没有感觉到饥饿,夫妻俩泪眼婆娑的夜宿在拦江石旅馆内,郭翠英那夜哀伤无眠,泣听着江声浩荡,自水坝下升起。



67

主题

107

回帖

810

积分

高级会员

积分
810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3-1 16:12:13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
洪升华的《童年悲歌》(踉跄)是一首关于命运、爱与人性的悲歌,深刻展现了希望与绝望的交错,以及善良与贪婪的对比。

文章开篇,郭翠英满怀牵挂回到黄丰桥,她曾发誓要抚养郭佳良,然而等待她的却是令人心碎的现实。林曼仔夫妻的热情款待,以及外婆临终前为新姑爷准备的礼物,展现出人性的温暖。然而,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朱吾矩和林财英的冷漠与谎言。

当郭翠英夫妇风尘仆仆地赶到杨滨,迎接他们的却是“孩子因麻疹去世”的惊天谎言。朱吾矩的阴沉,林财英的假意哭泣,他们的狼狈为奸令人不寒而栗。他们不仅剥夺了孩子的成长机会,还用谎言掩盖自己的贪婪和私欲,将人性的阴暗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
然而,黑暗之中仍有光亮。林曼仔夫妇倾尽所有想要收养郭佳良,甚至获得全队人的签字同意,他们的善良成为这场悲剧中的唯一慰藉。可惜,命运的捉弄让一切希望化为泡影。

故事的结尾,郭翠英跪倒在“坟前”放声痛哭,那种撕心裂肺的绝望在山野间回荡。然而,作者在这里留下一丝耐人寻味的悬念——郭佳良是否真的去世?这一笔不仅加深了悲剧的色彩,也让读者思考,在现实的残酷之下,究竟是谁决定了一个孩子的命运?

《童年悲歌》(踉跄)以真实而沉痛的笔触,勾勒出人性的复杂,既让人愤怒,也令人深思。它不仅是一则关于童年苦难的故事,更是一面映照社会现实的镜子,警醒世人珍惜善良,警惕人性的黑暗。

mmexport603919add23920ee174ff3bbf309a9cc_1733534501175.jpeg
mmexporte963a5c6e426e9de55280d7323e52771_1734806322867.jpeg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atlanta711.com

GMT-5, 2025-5-9 03:22 , Processed in 0.063041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